地圖


國家基本資料表


經濟回顧與展望


主要產業概況


與我國經貿關係


市場環境分析


投資環境分析


拓展建議


十年來總體經濟指標


近三年主要進口產品


近三年主要進口國家


近三年主要出口產品


近三年主要出口國家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重要商展


當地市場介紹影片


進出口廠商


進出口貿易統計


關稅


動態商情


全球原物料


重要展覽


貿易相關服務業


主要機場港口


匯率


商旅資訊


重要經貿網站


網站簡介

 
  




紅肉營養豐富 問題在於消化 研究:每天吃一份紅肉 患心臟病風險激增22% (2022/9/7)

港人近年愈來愈注重健康,不時會去健身、做瑜珈,對飲食也開始有要求,購物時更會查看食物的營養標籤,控制攝取。然而,縱使食物本身營養數據沒有大問題,但絕不代表對健康沒有影響,紅肉便是最佳例子。紅肉含豐富蛋白質、鐵、維他命B、硒及鋅等等,挑選瘦肉更可減少脂肪攝取,那為甚麼仍不建議每天吃紅肉?

美國心臟協會科學報告公布了一項大型研究結果,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近4,000人血液樣本中的代謝物。這些血液樣本取自一群65歲或以上的長者,平均年齡為73歲,招募自美國各大地區。調查平均持續了12.5年,最長為26年。 參與者需要報告其飲食習慣,包括他們吃紅肉、加工肉、魚、家禽和雞蛋等食物的頻率。研究結果顯示,吃更多肉的參與者,尤其是紅肉和加工肉,他們有更高的患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平均每天吃一份紅肉或加工肉,風險就會增加22%。

紅肉的營養無庸置疑,會導致紅肉被貼上「少吃」標籤的原因在於消化紅肉所產生的化學成份。上述研究發現,吃完豬肉、牛肉等紅肉,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會導致心臟病的風險增加。當紅肉被消化時,腸道細菌會產生的一種代謝物叫三甲胺N-氧化物,或稱TMAO,而TMAO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紅肉和加工肉除了對心臟不好外,2015年世衛早將加工肉列入一級致癌物,與煙酒同級,而紅肉就被列為2A級致癌食物。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定義,加工肉包含香腸、火腿、熱狗、培根、肉乾、醃肉等;紅肉包含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不過要做到不吃紅肉十分困難,可參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紅肉含有優質蛋白質、鐵、鋅、維生素B12,每週攝取量不超過500公克;可藉由攝取白肉(如:魚肉)、豆類(如:黃豆製品)及蛋類獲取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加工肉品含有高鹽、高油、高熱量,應盡可能減少攝取。

資料來源:雙周刊


主辦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執行單位: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電話:02-2725-5200 傳真:02-2725-1319 E-Mail:library@taitra.org.tw
本網站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擅用文字及圖樣。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