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工具機仰賴大量進口
印度是全球第十二大工具機生產國,第四大進口國,以及第七大工具機消費國。
隨著印度工具機產業的加速發展,預期印度在全球工具機市場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由於歐美先進國家在工具機製造已逐漸式微,將工具機生產轉移至人工成本較低的國家例如印度等,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印度工具機及相關零組件製造商約1,000家,但前20名的大型工廠便占70%的營業額,其他則是眾多的中小型工廠。印度工具機生產廠商大約有75%已取得ISO認證,且多數的工廠都有CE的認證,以符合歐盟市場的規定。印度大型及中型的工具機工廠在產業中可說擔任主宰者的地位,眾多的小型工廠則配合大型工廠的需求,擔任輔助功能的衛星工廠角色。
==========分隔符號==========
印度2011年工具機總產量約為430億盧比(1美元約54盧比),較2010年工具機總產量362億盧比,成長19%;印度2011年工具機總進口額約為765億盧比,較2010年工具機總進口額670億盧比,成長11%;印度2011年工具機總出口額約為18億盧比,較2010年工具機總出口額14.58億盧比,成長33%;印度2011年工具機總銷售額約為1,176億盧比,較2010年工具機總銷售額1,020億盧比,成長15%。
生產與需求無限擴增 投資機會龐大
印度工具機產業存在龐大的投資機會,在生產及需求方面都有無限的需求。印度市場對於較精密CNC工具機的需求可說與日俱增,尤其在汽車工業及耐久性消費財產業,此外隨著印度國防工業及IT硬體製造業的快速成長,印度工具機工廠或進口商勢必將朝高精密CNC工具機方面著墨,以配合產業的未來需求。
根據印度工具機製造商公會(Indian Machine Too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IMTMA)所做的工具機市場調查報告,印度工具機產業主要由汽車及家電兩大產業帶動,消費地區也都集中在印度重要的製造重鎮,如班加羅爾、清奈、浦內等地。印度汽機車暨相關零配件工業近年來成長驚人,預估至2015年印度汽車年銷售量將達550萬輛,機車年銷售量將達2,500萬輛。為滿足此龐大需求,印度工具機產業至少需增加10億美元的投資。
台灣工具機外銷印度 受匯率影響大
據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台灣是全球第四大工具機出口國及第五大工具機進口國。台灣2011年全年對印度出口工具機總金額1.4億美元,占對全球出口工具機的比重3.5%,較2010年全年成長3.5%,成長率低於台灣對全球出口工具機的平均表現(對全球出口工具機成長率為35.1%)。然而,去(2012)年1至6月對印度出口工具機金額僅約5,743萬美元,占對全球出口比重約2.8%,較2011年同期大幅衰退16.3%,雖因全球景氣不振而受影響,但對印度出口表現遠低於對全球出口表現(對全球出口工具機成長率為9.4%),主要是受到印度盧比大幅貶值,以及經濟成長趨緩所致。
據台灣區機器公會表示,日本及韓國外銷至印度的工具機等機械產品,主要由日、韓企業在印度大量投資汽車及家電產業所帶動,反觀台灣沒有這類業者前往印度投資,只有少數電子業者在當地設廠,使得自台灣進口工具機的需求不若日、韓企業。
此外,日本有印日CEPA,韓國也享有印韓CEPA的關稅減讓及韓元貶值的優勢,使得日、韓工具機外銷印度仍持續呈現大幅成長,已擠壓到台灣工具機業者的出口競爭力。
==========分隔符號==========
台灣產品品質具優勢 主攻中階市場
印度是台灣工具機出口的第六大市場,如從印度進口端統計來看,台灣則為印度的第七大工具機進口來源國,主要的競爭對手為日本、德國、中國大陸、義大利、韓國等,高階產品多自日本、德國、義大利進口,中階產品則多由韓國及台灣分食,低階產品則自中國大陸進口或由本土製造商供應。
當地本土工具機製造商的自製能力已逐漸提升,且在生產、人力等成本享有優勢,但現階段仍侷限於標準型或低階的機種,而且在關鍵零組件的自製能力仍顯不足,主要仍自日本、德國、台灣及韓國等地進行採購。據瞭解,台灣的工具機零組件具有品質良好、價格合理的競爭優勢,但目前仍以標準型零組件為主,未來可依當地顧客及市場需求做好客製化及高階零組件的開發及研發;此外,印度買主對於台灣企業在供應鏈規劃及管理頗有好評,認為台灣供應商皆能快速地處理訂單,並對於能夠在對的時間提供對的產品皆保有很高的承諾及信用。
在工具機部份,台灣工具機在印度市場已具一定知名度,除在目前產品線上持續擴大市場外,較先進技術的工具機,在印度本土投資仍尚未跟上前,台灣工具機仍具極高的優勢,但需持續強化自身產品的競爭力及獨特性。未來如能針對客戶需求開發新產品或客製化產品,方能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地位。
印度政府輔導政策不足 外資積極卡位投資
自1991年外資開始投資印度工具機產業開始,至2005年外資總投資額達15億5,430萬美元,但占同期外資投資印度總額的比率可說微乎其微,僅有0.52%。外資投資印度機器及工具類之生產製造第一位為德國,其中又以國際著名工程製造鉅子西門子最為積極。西門子計劃在未來3至4年增加在印度機器及工具類之投資達6億歐元,其中包括舊有廠房的擴充及新的投資。另外德國BOSCH也將在印度投資機器及工具,供應給印度汽車零配件工廠,總投資額高達5億歐元。
由於印度各主要產業持續擴大生產,對工具機的需求可說與日俱增。雖然工具機向來有「工業之母」之稱號,但相對地也容易被忽視。如果缺乏資金的奧援或無明確政策目標的輔導,光靠業界本身的努力是不夠的,印度工具機業者亟需政府的輔導與資助,目前面對各產業對工具機的龐大需求,但受限於產能,逼得許多廠家只好尋求自國外進口。
為促進印度工具機產業之發展,印度工具機產業急需建立涵蓋上中下游的產業聚落,以提高產業之國際競爭力,另外政府應輔導成立設計與技術研發中心。印度工具機業者已向政府提出一項200億盧比的申請計畫,印度 Bengaluru、Pune、Chennai、Coimbatore、Ludhiana 及Belgaum等城市均是建立工具機產業聚落的理想地點。
==========分隔符號==========
台灣工具機適合印度市場 宜長期耕耘
目前,印度工具機工業發展仍落後,需大量仰賴進口,印度對進口工具機的依賴度達77%,使得印度工具機市場成為各國競爭的主要戰場,台灣所產的工具機不論在價格或品質,均非常適合印度市場,台灣工具機業者宜從長期戰略角度耕耘印度市場。
另外,印度工具機產業因起步較晚,所以廠房面積一般雖不大,但大都是鋼結構,且多數建有立體倉庫,而且產品都是中檔以上的CNC數控工具機,但大型數控工具機並不多見,目前尚能滿足印度當前需求。印度工具機工廠多屬中小型型態,一般員工並不多,但技術及銷售人員比例較高,且普遍通曉英語及電腦操作,並多以電腦資訊作為管理工具。由於印度工具機生產廠商不論在產品規格及人員素質均具備一定水準,而且已充分掌握行銷通路,值得台灣業者尋求與印度工具機生產廠商合作與策略聯盟之機會。■
==========分隔符號==========
|